受市场利率下行,A股震荡调整等因素影响,近期,被誉为“货基增强版”的短债基金再度受到投资者关注。同时,短债基金也成为多家基金公司争相发行的重点产品。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共有29只短债基金先后成立,累计募集金额达310.81亿元。当前更是有多只产品处于发行或申报待批阶段,还有部分基金的转型申请已获受理。

   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仅6月3日就有新华丰润中短债、浙商汇金聚盈中短债以及南方初元中短债共3只短债基金开启募集。而从计划募集截止日来看,相对于既定的3个月的募集期,3只产品的募集时间均不超过16天。其中,南方初元中短债的计划募集时间最短,共10天,截止日为6月12日。而新华丰润中短债和浙商汇金聚盈中短债的截止日也分别为6月17日和6月18日。包括上述3只产品在内,同样处于发行阶段的短债基金共有6只。

    就年内成立的产品情况,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今年以来,共有29只短债基金(份额合并计算,下同)先后成立,累计发行规模达310.81亿元。也就是说,平均每只基金的发行额为10.72亿元,远超2亿元的成立线,中泰蓝月短债更是首募即达到40.1亿元。对比之下,2018年同期则仅有平安短债一只产品成立,发行规模约为15.84亿元。

    对于当前时点布局短债基金,长量基金资深研究员王骅表示,基金公司密集发行短债基金可能是从风险管理出发,目前不管是宏观经济,还是外部环境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,而投资的长期回报来自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的风险管理。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,在当前配置短久期债基是较为合适的。而在投资者方面,目前购买中短债基金的主要是有避险需求,或是需要对手头流动性资金进行管理的投资者,这类持有人对净值波动更加敏感。

    除新产品成立外,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部分存续的其他类型产品也在转型为短债基金。例如,近日,易方达双月利理财债基转型为易方达安源中短债,新的基金合同于5月28日正式生效。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5月24日,还有4只产品的转型申请已获受理。此外,年内处于申报待批阶段的短债基金还有25只。

    在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看来,短债基金兼具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的部分优势,如波动较小、流动性较好,且对比常见的“T+2”日赎回,目前已有短债基金尝试“T+1”赎回模式。虽然对比货币基金,投资风险会有所增加,但投资范围更大、收益率也会相应提高。因此往往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,部分机构甚至会主动要求定制相关产品。

    正如上述内部人士所说,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截至5月31日,今年以来,短债基金平均净值增长1.66%,而同期,排除短期理财基金的货币基金平均净值增长则仅为1.08%。

    就短债基金未来的走势,王骅表示,受包商银行事件影响,上周同业存单发行量锐减。包商事件导致目前市场对同业存单偏好急剧下降,从同业存单市场转移出来的配置力量对短端利率债的需求将上升,短端存在交易性机会。

    因此未来短债基金可能有一定的行情,但是考虑到当前的利差水平远不如2018年,复制去年短债基金的高额回报的可能性不大,收益水平可能高于货币基金50-100bp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