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,应理性看待基金发行回暖现象,不排除部分产品有基金公司过度营销的行为,目前市场行情可能会出现反复,不能过于乐观。9月份基金发行市场颇显热闹,在股市和债市双双出现回暖趋势的背景下,新成立基金不再是债券型一类独大。比如,新成立的混合型基金中,部分规模超过20亿元和30亿元,债券型基金依旧占据发行大头,新成立的最高规模逼近百亿元,试点新推出的浮动净值型货基势头迅猛,有只产品首募达到50亿元以上。

“有些基金的发行成功是建立在机构合作的背景下,从近期发行的数据来看,多数自然发行成立的基金规模依旧不太理想。”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,应理性看待基金发行回暖现象,不排除部分产品有基金公司过度营销的行为,目前市场行情可能会出现反复,不能过于乐观。

混合型爆款频出

截至9月11日,本月市场新成立了52只基金,首募规模达到611.81亿元,平均发行规模达11.77亿元。相比此前8个月,9月份基金发行市场明显回暖。

就整体发行情况而言,9月份仅过三分之一,最新发行规模与1月、7月和8月单月发行总额的差距不断缩小,平均发行规模仅次于今年行情最好的3月和4月。

据统计,截至目前,9月新成立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共有15只。其中,规模最大的依然属债券基金,新试点的浮动净值型货基以56.07亿元暂列第三名,排在其后的5只基金全部属于混合型基金。

自今年二季度初市场震荡调整以来,基金发行市场的大头便长期被债券指数基金和股权指数基金占据。而主动型的权益类产品,比如混合型基金,之前很少出现爆款扎堆的现象,每月新成立规模超过20亿元的基金更是凤毛麟角。

目前,9月份已经诞生了5只规模超20亿元的混合型基金,分别是富国智诚精选3个月(FOF)、交银施罗德瑞丰三年、嘉实价值成长、嘉实瑞虹三年定开、招商瑞文。其中,可投资于科创板股票的交银施罗德瑞丰三年,封闭期为三年,募集金额一度达到120亿元,最终按照25%比例配售;封闭期同样长达三年的嘉实价值成长,依托明星基金经理洪流,首募规模达到27亿元。

“基金采取封闭式运作,说明该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行情偏乐观,同时封闭三年运作也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信任。”北京某公募人士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表示。

6只浮动净值货基成立

“夕阳近黄昏,他日东再起。”这是中金公司对公募货币基金的评语。

在这波基金发行市场回暖的行情中,如果说债券基金的表现是稳定,混合型基金的表现是惊喜,那么货币基金的表现可以用意外来形容。时隔一年多,基金新发市场终于再现货币基金的身影,共有6只货币基金发行并成立,但与过往不同的是,新成立的6只货币基金不再是摊余成本法,而是采用浮动净值法运作,同时仅面向机构客户发售。

新成立的6只浮动净值型货基中,有5只采用发起式运作。从成立情况来看,有4只货基首募规模不超过4亿元,有1只首募规模达到7亿元,有1只首募规模达到56.07亿元,并成为目前9月规模第三高的新发基金。沉寂多年的货币基金再度以较大规模的数据吸引了业界眼球。

不过,另外5只规模偏小的货基同样值得关注,相比传统货币基金,这样的规模确实偏小。“因为浮动净值型货基目前还只在这六家基金公司试点,而且持有人定位均为机构投资者,采取发起式运作的基金在达到门槛之后就会成立,待三个月建仓期过后,也会有其他机构投资者逐渐认购。”北京某公募人士告诉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。

随着货基收益率不断下行,以及受到银行理财产品分流影响,传统货基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下滑,而今年横空出世的债券类指数基金又获机构宠爱,逐渐替代了对货币基金的需求。

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共成立68只债券类指数基金。其中,有3只首募规模超过100亿元,12只首募规模超过50亿元。对比来看,过去一年里,债券类指数基金的增长规模与传统货基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。今年债券指数基金呈现爆发式增长,主要源自机构对于指数基金的配置量较大,对于机构申购货币基金的需求构成了明显的压制。

中金公司认为,由于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处于低位,货币基金本身收益率低于其他竞品,而浮动净值法的要求对于货币基金的要求更高,收益率净值浮动的风险更高,预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比较难以上量。

某基金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,未来浮动净值型货基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业绩。由于是浮动净值,每日净值的波动也将会影响到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选择。而这种新型货基业绩能否好于传统货基还要打个问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