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深化公募基金行业制度改革,简化审批手续,规范审批流程的额,证监会调整了基金公司的设立审批程序,由现行的申请人先组建公司再申请证监会审批设立,改为由证监会先批准设立,对申请人进行现场检查后再组建设立。

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5日表示:证监会优化基金公司设立审批程序。

截至目前,国内共有109家基金公司,回溯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的18年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
首先,在2000年前集中成立的华夏基金、南方基金、国泰基金、博时基金等十家基金公司被称为“老十家”。

此后,建信基金、交银施罗德基金、工银瑞信基金等一批银行系基金公司加入这一阵营,基金业开始了“拼爹”大战。

2013年,保险业也开始杀入这一蓝海。2013年10月29日的国寿安保基金,是业内首家由保险机构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保险系基金公司。2015年3月3日,由原阳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德晓,联合阳光保险集团等多家机构发起的泓德基金正式成立,泓德基金也成为由保险机构作为重要股东的基金公司。

进入2016年,首家全部由自然人持股的基金公司——汇安基金获证监会批复成立。另一家单一自然人100%持股的恒越基金仍在走审批流程。

私募成立公募基金也破冰,国内专注于固定收益领域的私募基金鹏扬基金,近期获批成立公募基金,这是私募界首家获批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。

显而易见的是,在发展壮大了18年后,曾经的蓝海渐成红海。

截至目前,全市场共有3096只基金产品,份额合计76772.21亿份。远远大于A股市场股票的供给。

从当初的一基难求变成众基难选。有基金公司市场人士感慨,同一时间渠道能推的基金就那么几只,谁上谁下都是个问题。

随之而来的同质化现象也为市场所诟病。这一现象体现在,不同基金公司基金名字的相同型,尤其是2015年主题投资成分下,不少名字叫国企改革、低碳环保、互联网+、一带一路等扎堆发行。

同样,基金的抱团取暖,也让其投资能力屡屡为质疑,一旦黑天鹅发生,往往拖累一众基金。同样,在年底排名搏杀中,同门基金公司互相抬轿现象也屡见不鲜。

“我觉得现在的基金公司还太少。”7月15日,一私募投资经理语出惊人,在其看来,基金公司目前的问题和IPO一样,只有准入机制没有退出机制,“好的基金公司壮大,差的基金公司倒闭这是一个良性循环。”

如同股票发行注册制一般,基金公司准入也需要降低门槛,让市场来选择和淘汰。